圖片來源:第三十屆金穗獎 最佳動畫片獎《遺忘的寶藏》導演 邱立偉
原文刊於「第三十屆金穗獎特刊」
文/石昌杰
金穗獎成立至今(2008),已經三十週年。從歷屆得獎的片單來看,似乎也看到了台灣短片創作的發展蹤跡。單就台灣動畫創作的角度而言,金穗獎獎項的設立與當年的影響力,乍看彷彿只是一場偶發事件,實際上的確鼓舞了不少動畫短片創作者。
以「偶發事件」來形容金穗獎對於台灣動畫創作的催生事實,主要原因是金穗獎在1978年設立的時候,對於鼓勵短片創作這件事,都還在摸索階段,僅針對劇情片與紀錄片進行獎勵。回首檢視第一屆與第二屆的得獎片單,甚至可以發現在當時缺乏專家學者的諮詢下,獎項名目的設立,完全在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與評量標準中產生,距離專業性與藝術性,有著不可思議的落差。
舉例來說,第一屆的得獎片單,除了偏向簡報式與報導式的紀錄片之外,竟然有著「醫學教育電影策劃獎」與「兒童教育電影策劃獎」等特別獎項。此外,第二屆還有「8mm劇情長片製作嚴謹特別獎」,在在顯得巧立名目與匪夷所思。
為電影產業界舉才
慶幸的是,金穗獎獎勵機制和評審標準在經過短短幾年的嘗試之後,鼓勵獨立製片與短片創作的目標性逐漸明確。曾經擔任評審的資深影評人張昌彥老師,提及當初政府設立金穗獎的立意,表明多少有為電影產業界舉才的意義。事後印證一下台灣電影劇情長片的發展,信手捻來赫赫知名者就有:李安、蔡明亮、王菊金、萬仁、柯一正……等導演,曾經先後接受過金穗獎的洗禮,金穗獎的獎勵機制的確功不可沒。
回顧動畫類型,1982年可以說是開啟的一年。當年金穗獎(第五屆)參考「香港獨立短片展」的名稱及項目,將「實驗電影金穗獎」修改為「優良創作短片金穗獎」,獎勵項目則正式分為劇情片、紀錄片、實驗片與動畫片。於是黃木村先生的16mm動畫片《雞飛狗跳》與麥大傑的8mm動畫片《將軍》連袂上榜。黃木村《雞飛狗跳》以傳統賽璐珞卡通的製作手法完成,帶有濃濃社教片色彩。麥大傑《將軍》則以停格動畫手法製作,將象棋兩軍對峙的戲劇張力,搭配十面埋伏的國樂,淋漓盡致地「動畫」起來,十分搶眼。
如果繼續拿「為電影產業界舉才」同樣的標竿,審視金穗獎動畫創作者日後的發展,黃木村先生與麥大傑就已經有了足夠的指標性。黃木村的社教卡通幾乎就是台灣四、五年級生早年對於「動畫」的印象;當年的僑生麥大傑日後則「進軍」廣告片導演與劇情長片導演。其他深具指標性的短片作者,還有張振益與張榮貴兩人。張振益先生於1985年以《兒時印象》獲得最佳16mm動畫片。日後赴美就讀加州藝術學院,又進入迪士尼工作,曾參與製作的代表作品為《花木蘭》的角色設計。去年他還短暫回台,參與了首映(SOFA)動畫公司的新片籌劃。另外一位張榮貴先生則是台灣網路動畫的首航者,代表作品就是大家都不陌生的《阿貴》網路動畫系列。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張榮貴導演當初報名參加金穗獎競賽的作品,是以實驗劇情片嶄露頭角,而非動畫作品。
鼓勵個人獨立創作
對我個人而言,雖然同樣受過金穗獎光環的獎勵,在此三十週年之際,卻是覺得需要暫時放下「培育商業人才」的角度,回顧一下得獎作品本身,金穗獎獎勵創意的原始初衷才得以彰顯。
1983年李道明老師以砂動畫短片《開天》擊敗黃木村《小鷹學飛》奪得最佳16mm動畫,彷彿就是在以傳統賽璐珞卡通為動畫代工產業的台灣,宣告動畫「創作」的時代來臨。同年獲獎的,有我個人與杲中孚聯合導演的《妄念》奪得最佳8mm動畫,還有王仁里以《浮生》獲優等8mm動畫。《開天》雖然取材自中華文化體裁,李道明卻以實驗性的砂動畫表現手法,大玩形變的視覺語彙,重新詮釋傳統的文化故事。《妄念》則是跳脫當時清一色平面動畫型式,以停格動畫的手法,營造一則人與意念的故事,難得顯示了動畫創作者對於創作本身的自覺與反思。《浮生》則以現成物茶壺與茶杯搭配國樂,營造一則才子佳人的戲曲,充滿了突梯與調侃式的幽默。這三部作品的出現,一方面顯示台灣動畫創作以獨立製片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展現了台灣動畫創作以美學實驗為優先的可能性。
這樣的情勢在第七屆(1984)與第八屆(1985)動畫類競賽中,更為凸顯;當時的評審對於短片競賽的態度,顯然是以拔擢「創作」為優先,非業界的學生往往比業界人士的作品,更獲得評審的青睞。第七屆時,動畫界前輩黃木村先生,再度以傳統卡通《十二生肖》報名參賽,卻只獲得16mm動畫優等獎,最佳獎項從缺。第八屆時,另一位動畫業界專家莊正彬先生以傳統文化題材《后羿射日》報名參賽,也只獲得16mm動畫優等獎,最佳獎項則由張振益先生以蠟筆動畫《兒時印象》奪得。《兒時印象》由創作者的童年記憶與經驗出發,將兒時的農村景緻,包括牧牛、陀螺、風箏等意象,以蠟筆塗鴉的圖像,非敘事性地自由串連成一齣影像詩篇,相當天真質樸。《兒時印象》和《開天》、《妄念》、《浮生》一樣, 無論在主題內容或形式風格上,都超出了當時台灣動畫業界的制式思維與表現手法。
雖然就技術層面而言,八○年代的這批動畫創作短片,明顯比較「粗糙」,不若當今數位動畫短片的「精緻度」。然而,還原到當時缺乏動畫教育與拍攝器材的大環境,這些作品背後想要突破框架的衝撞能量,還是相當令人動容。
以美學上的突破性來看,杲中孚的《識界》算是一部非常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品;《識界》為作者以自動性繪畫技法,長期抽空坐在桌前捕捉創作者自己潛意識的「心象」,再拍攝完成的「現代」水墨動畫。水墨動畫原為對岸中國大陸的獨特藝術成就,可是就題材與內容而言,多少局限於傳統框架;然而,杲中孚將水墨動畫,以抽象與具象之間自由形變的表現手法,打破敘事結構,直接探索心靈潛意識的創作行為,可以說賦予《識界》不同於中國水墨動畫的「現代性」。另外一位具代表性的創作者是高重黎,他在當時即橫跨實驗片與動畫片的創作領域,日後更將8mm動畫影片結合機械裝置,走出了單純影片製作的純藝術創作之路。
就意識形態的突破性而言,第十一屆(1988)的動畫得獎片單,有一部最佳、三部優等,多少都有些天真的抗議精神。董炳煌獲得最佳16mm動畫片的《門2》,與林福清的優等16mm動畫片《逃獄》,都個別針對當時的社會暴發戶風氣與政治壓制氣候發出不平之鳴。我個人獲得優等16mm動畫片的《噤聲》,則是以當時大家樂風行的社會背景為創作動機,描寫嗜賭成性的眾生相。另一部獲得優等16mm動畫片,謝徵忠的《國歌》,則以直接動畫手法表現國歌,直接在底片上刻畫船堅砲利的線條與圖像,重新「再現」以往國歌對於富國強兵的刻板印象,無意間反將當時國歌的「莊嚴性」打了折扣,是我個人認為當屆的最佳動畫影片。如果說《門2》與《逃獄》直接面對了當時的政經異象,《噤聲》則回頭看待被壓抑扭曲的人物,《國歌》算是跳脫抗議精神之際,轉身一踢的調皮之作,也相當符合當代的時代精神。
非主流動畫大放異彩
進入九○年代以後,有趣的現象是,隨著台灣政治解嚴與經濟的成長,整體環境的自由風氣大開,台灣動畫創作短片在形式美學上的探索更加蓬勃,表現手法上也日趨成熟。相反地,天真的抗議精神反而退居一旁。九○年代中,少數幾部具有抗議精神的金穗獎動畫短片是:第十五屆(1992)史明輝、蒲仕英的《虛無島記》、第十七屆(1994)我個人的《台北、台北》、第十九屆(1996)我個人的《後人類》,第二十屆(1997)王曦慧、羅頌其等人的《美的過火》與第二十四屆(2001)邱禹鳳《時光》等。《虛無島記》是一部綜合運用剪紙動畫與手繪動畫的武俠動畫,故事描述一名狀似獵人的俠義之士,乘舟穿越森林遠赴京城,最終謀取暴君骷髏皇帝之命,頗有熱血青年的投射心理。《台北、台北》以複合素材和停格動畫表現,是一齣勾勒台北城市快速變貌的動畫影像史詩,充滿著針砭環境混亂與政治失衡的黑色幽默。《後人類》同樣以複合素材和停格動畫表現,假借一則機器人的科幻寓言,譬喻核能源可能帶給人類大型災難的憂患意識,更進一步諷刺領導者爭權奪利的自私心態與階級制度不公。《美的過火》以超現實的真人動畫結合偶動畫,故事敘述圍繞在男性宰制女性的審美意識,揭露了性別不平等議題。《時光》綜合運用了砂動畫與剪紙動畫,表現了作者身為女性,對於台灣慰安婦歷史悲情的感同身受,瀰漫著濃濃反戰的創作思維。
然而,這裡所謂天真的抗議精神退位,並沒有任何高低優劣的評斷,一方面或許是時代的精神交替使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具有抗議精神的創作者,在九○年代都拿起錄像機拍攝紀錄片去了。換個角度看,非主流動畫的形式美學,卻從八○、九○年代一路挺進當代,大放異彩。幾部代表性作品是,第二十三屆(2000)史筱筠《女子》、第二十五屆(2002)林浩溥《阿公要出山》、馮偉中《Mirror》、第二十七屆(2004)史筱筠《藍色咒語》、謝珮雯《腦內風景》、陳明和《殼》與第二十九屆(2006)謝文明《肉蛾天》等。
《阿公要出山》、《肉蛾天》和《Mirror》在主題內容上雖然不盡相同,卻同樣對於人性普遍質疑。《阿公要出山》鋪陳一則台灣阿公去世,卻因為不孝子孫爭奪遺產,無法順利出殯的故事。儘管故事節奏稍嫌緩慢,作者卻以偶動畫格局,營造出類似台灣新電影的自然寫實美學,相當難得。《肉蛾天》描述一則中國古代人吃人的故事,主題內容本身就非常聳動,然而真正讓我驚豔的是,本片融合中西元素的視覺圖像,創造出恐怖美學的底蘊。《Mirror》以一名畫有國劇臉譜的小男孩展開超現實之旅,探索人們內心世界的慾望,是台灣當時少數嘗試數位創作手法的平面動畫;與成功地運用3D電腦動畫表現傳統水墨動畫的質感,以爭奪主題為寓言故事中心的《殼》,同樣具有技藝美學的創新意義。其他幾屆發揮數位平面動畫美學的代表作品,還有清新夢幻之作《藍雨》等。
此外,《藍色咒語》、《腦內風景》和第二十六屆(2003)林純華《給母親》,不約而同都以作者自己的親人為動畫主角。《藍色咒語》著墨於作者父親的憂鬱症,《腦內風景》彩繪作者癱瘓的阿公,《給母親》則形塑台灣母親的辛勞,就創作內容而言,都充滿著撼動人心的魅力。回歸美學層次而言,《藍色咒語》嘗試結合水墨動畫與轉描真人動作的技法,遊走在紀錄片與動畫片間,非常具有實驗精神。《腦內風景》則綜合運用玻璃彩繪動畫與剪紙動畫,充分展現動畫的手工技藝精華。
曾經得過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女子》,回歸到作者史筱筠自己的心路歷程,以水墨動畫經營身為女性的主體意識與月事經驗,打破傳統水墨動畫純粹審美的範疇,注入了現代女性的心靈語絮;和八○年代的《識界》一樣,雙雙寫下了台灣現代水墨動畫的典範。
九○年代中以後,數位化潮流洶湧而來,3D電腦動畫在全世界的相關影展上變成要角,金穗獎也不例外,除先前提及的《殼》之外,第十九屆沈家琦的《哇!完了》,第二十五屆史明輝《馬桶共和國》、邱立偉《城殤》,第二十九屆紀柏舟的《回憶抽屜》等,都是相當上乘的3D電腦動畫作品。《哇!完了》算是金穗獎第一部得獎的3D電腦動畫作品,和《馬桶共和國》一樣都有著幽默敘述筆調。《哇!完了》以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紙藝人為主角,大鬧書桌一場,害人反害己。《馬桶共和國》則以男子深夜著急上廁所的心理作文章,相當「屎」命必達的一場鬧劇。《城殤》則有著嚴肅的議題,反應現代人背棄宗教信仰,著迷於魔道的時代悲劇。《回憶抽屜》以超現實美學手法設計故事人物老婆婆,細膩地刻劃出獨居老人的喪偶之痛。
對於觀眾而言,有人反應金穗獎的動畫短片創作,太傾向於實驗動畫。其實,搞藝術、拼創意何罪之有?只是幽默之作永遠最能贏得觀眾青睞,除了上述《哇!完了》、《馬桶共和國》外,以傳統偶動畫製作的《搞什麼鬼》同樣富有幽默的筆調。《搞什麼鬼》主要講述一則下了班的小鬼故事,從人嚇鬼、鬼嚇人、鬼嚇鬼的有趣情節之中,帶出現代人虛有其表、硬撐門面的可悲;也同時證明了幽默感和深度可以並肩向觀眾招手。
十字路口的金穗獎
整體而言,金穗獎得獎的動畫短片,無論在主題意識或者美學手法上,都呈現相當寬廣的創意與優異的成績。金穗獎作為政府啟動的短片競賽機制,在三十年後來看,的確功不可沒。然而,進入九○年代之後,台灣不僅各式影展林立,獎勵機制也如雨後春筍。迫於外在情勢,金穗獎的比賽規則近年來一改再改,徘徊在「為電影界舉才」與「鼓勵個人創作」之間增減條文。乍看之下,彷彿獎項變多了,實際上目標焦點卻渙散了。
身為金穗獎鼓勵與提拔的創作者,在恭喜金穗獎三十而立之際,不免也寄予其未來深厚的期盼!
文章引自 http://blog.sina.com.tw/30gh/article.php?entryid=57913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