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三部曲】投入南島研究、成立動畫論壇,以臺灣失落的歷史文化、傳統民俗與原住民神話傳說為原型發展,創作屬於福爾摩沙的海洋奇幻史詩電影《發光的女孩》
文 / Wu Talk! 台南在地誌,2014/06/23
「創作靈感充滿生活周遭,只要多一點探索與想像,就等著我們細心去發掘。」
在這一場WuTalk五十講中,我們邀請到了生根於臺南在地的「豆油瓶影像動畫工作室」動畫師蕭弘林 / Amos阿墨斯老師(現任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創辦人)來分享,明明處於原創動畫產業不興盛的臺灣,但卻引領他投入3D動畫領域的創業經歷,與個人生活學習、成長經驗,以及他作品的意涵與如何擷取原生或在地元素來豐富創作的創意思維。
蕭弘林老師在多年前,還是大學時期讀的是拍片的科系,當時國片市場最低迷的那個年代,感受到國外電腦動畫與視覺特效的盛行,進而開始對3D動畫領域有興趣,甚至進入動畫研究所往一個專業動畫創作者的路線前進,這樣對於動畫的熱情與執著,除了促使他經營部落格「阿墨斯」,分享一些動畫的作品和訊息外,並進一步成立實體聚會「DNA3製片饗宴會」與網路社群「台灣當代動漫原創論壇」,討論創作、交流與推廣台灣動畫。
而近年來,他也開始閱讀一些奇幻歷史小說、海洋鄉土文學等,針對臺灣的民間野史、神話傳說、南島文化進行研究,成立「南島觀史─福爾摩沙」挖掘分享一些在地的原生故事,並開始發想新的創作題材「海神三部曲」、構思短篇前傳動畫《打狗之子》與長篇原作劇本(《發光的女孩》原名《烏鬼的眼淚》),希望能將在地的元素融入至動畫中,期盼能發展成具有相當本土奇幻風味的動人作品。
圖片說明 海洋奇幻史詩動畫《發光的女孩》前導視覺概念 ( 原名《烏鬼的眼淚》)
而蕭弘林老師也跟你我一樣,經歷過升學聯考的壓力,在他藉由閱讀歷史小說、鄉野傳奇與鬼怪神話等書籍來轉換心情的狀況下,反而讓他走上自己喜歡的一條路,隨後就進入高中的廣告設計科,在各式各樣的媒材下,逐漸從繪圖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奠定後來繪製動畫創作的基礎。後來,甚至來到臺南的崑山科大視訊系,結識了許多大學的伙伴,並繼續進入南台科大攻讀動畫所,甚至逐漸喜歡上臺南生活的環境、步調與氛圍,在2007年時更在臺南共同成立了「豆油瓶影像動畫工作室」,透過接案、參展、比賽與製作原創動畫短片,一路發展至今,成為南台灣知名的動畫公司。
圖片說明 豆油瓶動畫工作室《寶島來逗陣》DVD動畫短片合輯
蕭弘林老師除了在動畫片擔任過導演之外,亦有擔任繪製美術背景的工作,甚至是後製合成的特效,而他也一再跟我們表達,動畫製作是團隊分工的工作,是由許多人共同完成的,甚至在投入大量時間、人力與資金之後,也不見得有對等回報的一個行業,但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熱情與努力,來讓更多人在觀賞動畫的輕鬆、有趣之餘,感受到故事本身的內涵與在地的特色,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創意的產業,可以在台灣漸漸冒出頭來!
講座的最終,蕭弘林老師期許,有朝一日,台灣的動畫能夠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調性,透過成熟的技術將創意發想中的故事、畫面與回憶,無論是多麼的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力,都能夠充分地表達出來,給台灣的觀眾能有機會看到在地原生的動畫作品,那是我們所熟悉的文化、情感和記憶的共同經驗,希望在歐美、日本動畫充斥臺灣的當下,可以創造出屬於台灣本土動畫的一片天。
留言
張貼留言